本网讯4月24日下午,应文化与传媒学院邀请,上海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社科项目首席专家曹辛华教授在雨山校区学术报告厅为师生带来题为《唐宋诗词生成原理的当代运用》的学术讲座。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勇军教授出席活动并向曹辛华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在讲座过程中,曹辛华教授首先分享了自己早年的诗词学习经历,他以杜甫《绝句》为例,讲授了如何诵读古典诗词,指出四声的组合使得中国诗歌具备了鲜明的音乐性,中国传统的朗诵方式是按照音韵节奏进行的。随后,曹教授详细解释了“徒诗”“歌诗”与“声诗”的不同含义,并结合《敢问路在何方》《成都》等现代流行歌曲的旋律即兴歌咏自己创作的诗歌,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了“一曲唱千词、一词唱千曲”的艺术创作方式。充分展现古典诗词的音乐性、画面性、娱乐性等特点,实现古为今用、古今会通的目的,以此作为探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并解释新格律词是一种穿着“古装”的歌词,简而言之,便是古诗词的形式与音乐的结合。最后,曹教授着重讲解了倚词填词,可按非歌词形式填词,亦可按流行歌曲歌词填词。曹教授提出,写诗、吟唱是鼓励自己、疏泄郁闷、表达情思的活动,鼓励同学们新诗入手大胆尝试写诗,并结合师范专业特点,将来以灵活生动的方式运用到教学中,吸引更多的孩子爱上诗词。

曹教授讲座在风趣幽默中尽显智慧,寓意深刻,启发性极强。大大的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
讲座由文化与传媒学院行政负责人潘杨主持,学院相关专业师生200余人参加。
(图文/汪雨菡 陈静 刘雨玥 王露露 编辑/杨宋磊 审核/潘杨)
曹辛华简介:曹辛华,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伟长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民国词集编年叙录与提要首席专家,专著《民国词史考论》入选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担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现当代诗词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院长、现当代旧体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世界汉学中国文学分会常务副会长、世界汉学研究会晚清民国文学会长、中国文章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近代文学会常务理事、宋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333人才工程领军人才,《民国旧体文学研究》主编。先后主编出版《全民国词》《民国诗词学文献珍本整理与研究》《清代词集丛刻汇刊》《民国词集丛刊》《清诗总集丛刊》《尺牍文献丛刊》《清末民国旧体诗词结社文献续编》等多部大型文献整理类著作,在学界产生较大反响。
